泉港镇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8年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巩固政府信息公开成果,目前全镇信息公开的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已全部编制完成上网公开,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委员(及宣传委员)鄢雅琴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党政办两位干事担任。
(二)《指南》和《目录》的更新、完善情况:我镇按照《条例》精神,认真参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定,组织人员对镇政府工作信息进行清理,特别是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科学界定主动公开和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泉港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以更好地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三)落实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情况:在公众信息网开设泉港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及时报送市信息科。对于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除在网站公开外,根据需要及时通过报刊、政务信息公开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公开。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情况:镇党委、政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标责任制,办公室负责全镇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各站所负责各自信息工作的报送管理工作,并把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实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了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形成了职责分明、分工合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坚持把《条例》作为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内容包括政府信息清理、保密知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处理依申请公开、编制年度工作报告以及政策咨询等。同时通过宣传横幅、宣传资料、进行咨询问答等方式加大《条例》的社会宣传力度,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多份,并解答涉及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本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截止我镇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共356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主要类别包括机构职能类信息12条,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0条,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类信息12条,民政扶贫救灾社会社保就业类信息7条 ,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9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15条等。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包括门户网站、政府公报、公开栏及其他便民渠道公开的情况:一是通过公众信息网之乡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门户网站是我镇信息公开最主要的形式。凡是应主动公开的信息,都能在网站上作长期主动的公开,群众可随时登录网站了解相关信息,下载有关资料和表格,大大提高了我镇工作的透明度。二是通过设置政务公开栏、资料索取点、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监督电话等公开信息,听取意见。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本镇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被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的情况:包括次数、原因、结果等。
本镇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一要充实公开内容。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二要规范、优化申请处理流程,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三要拓展公开形式。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汇聚和集中查询功能,增加适合农村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四要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泉港镇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356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36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1. 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 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56 |
3. 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 |
4. 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2 |
5. 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1. 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 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 次数 | 次 | 0 |
3. 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 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 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 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 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 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 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
1. 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 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
1. 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 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 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 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 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 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 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 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8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0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 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 员数) | 人 | 1 |
2. 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 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1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26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