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江西有多少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多少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多少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据现在揭晓。
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含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
江西非遗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促进区域文化互鉴、讲好江西故事的重要载体。针对我省88个国家级项目,按照十大门类对数据进行了统计。详见下图:
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69人。
我们按照公布批次、所属门类、所属地区,对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详见下图:
01 按公布批次
02 按所属门类
03 按所属地区
查询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详细信息,请登录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https://www.jxich.cn/),相关数据已在“名录建设-代表性传承人”栏目发布上线。
江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截至目前,我省共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设立数量和青海省并列全国第一。
1 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区
批复设立时间:2019年12月
涉及区域:江西省(婺源县)
2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
批复设立时间:2023年7月
涉及区域:江西省(赣州市)
3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批复设立时间:2020年6月
涉及区域:江西省(景德镇市)
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4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基地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名列前茅。其中,传统技艺类基地数量(4个)与河南省并列全国第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