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住建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规划计划

丰城市住建局2022年工作总结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和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紧扣住建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全面推进住建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坚持转型升级,建筑业发展实现量质同增。围绕挖掘存量、培育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55.8亿元,同比增长10.08%。一是建筑企业持续壮大。坚持“引优培强”,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全市现有建筑企业181家,其中有总承包一级企业7家,总承包二级企业19家今年新增建筑规上企业20家。指导扶持江西广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建筑企业由二级资质升级为一级总承包资质引进一家一级资质企业江西企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落户同时,全力引进一家特级资质企业江西省宏发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落户丰城。二是装配式产业积极发展。2022年成功申报华添和钢结构装配式生产基地为省级装配式示范基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51.66%,名列宜春市第一名,提前完成了省市规定的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在宜春市住建局半年考核通报中排名第一11月11日拟在丰城召开宜春市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后因疫情临时取消。2022年启动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市共建成钢结构建设项目4.3万㎡,完成产值7600万元,其中钢结构新材料装配式别墅78栋,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三是绿色建筑有序推进。组织召开了丰水湖中学的一星级绿色建筑专家评审会,文安学校的二星级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实现了我市星级绿建从无到有的新突破。全市新开工民用建筑绿色建筑占比100%,竣工阶段绿色建筑占比100%。

(二)坚持综合施策,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有序。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面临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双重挑战,面对金融收紧和预期看淡的双重压力,我立足“房住不炒”的定位,紧扣“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一手抓市场稳定发展,一手抓涉稳风险化解,坚决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一是打好稳市场的主动仗,从供给端发力,从需求端发力,积极促成市政府《关于促进丰城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落地,保障了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进一步正确市场导向,精准市场调控,促进住房合理消费。20221-11月,预计房地产投资为42.82亿元,同比增长5.28%,销售价格总体稳定二是出好防风险的组合拳,结合开展持续整治房地产市场三年行动,加强涉稳风险防范、加大市场整顿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净化行业环境。组建全市房地产领域涉稳风险问题专题信访联席会,成立12个涉稳重点楼盘整治专班。紧紧围绕“保民生、保交房、保稳定”首要目标,全力以赴化解东方铭城、玉龙紫园、福泽上城楼盘逾期交房、烂尾风险等问题,通过搭专班、建机制、明责任、强调度,稳妥推进了“一盘一策、一楼一策”化解处置工作,确保未发生重大涉稳风险问题,助力全市大局和谐稳定。三是持续做好信访化解工作,收到国家信访平台9件,省信访平台4件,宜春市信访平台6件,本市信访平台29件,已办结42件,待办6件。收到“12345热线”工单2353件,其中已办结2331件,待办22件,经分析满意工单1951件,不满意工单380件,满意率83%;超时件0件,延期0件。收到网络问政35件,已办结35件。

(三)坚持精致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大抓项目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城市更新试点为抓手,以项目为王,加快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编制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6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202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额52亿元。文明城市创建公共设施提升国检点位提升改造项目162个,总投资18177万元,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项目160个,完工率98.77%,已完成投资17442万元,完成投资率95.96%。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8个,建设总面积1.1509635平方公里,总长度283.4千米,项目建设投资64029.08万元美丽乡镇共申报建设项目483个、计划总投资额18.39亿元,目前已基本完工项目263个,已完成投资额8.09亿元。二是实施城市更新。今年我市入选第一批15个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城市,组织编制《丰城市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城市更新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57亿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共改造老旧小区10个,118栋2501户,建筑面积23.84万平方米,投资10004万元。推进背街小巷改造。今年改造提升背街小巷77条,总投资为2274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推进城中村改造。我市共开展城中村改造项目12个,计划建设安置房4792套,已完成改造项目5个,已完成分房1289套。三是狠抓施工管理。深入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推进在建项目建筑工人实名制,进一步压实五方责任,严守安全底线,全市建设工程省优建设工程奖1项,评选市优质建设工程奖5个。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行为规范管理,先后对工程项目建筑市场行为检查发现并处罚未批先建1起,转包1起,违法分包2起,违法发包3起,建造师履职不到位3起建立了在建工地质量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和局班子成员带队月巡查双保险制度,排查隐患1755是深抓环境治理。加快推进乡镇集镇污水处理改造,制定专项改造方案,共设计入户建设总长度149.23公里、设计入户数合计16589户。已完成建设长度1040米,完成入户管接入453户。加强了建筑工地扬尘整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和“一个监控头管理”。2022年评定10个红牌工地,处罚款共计12.5万元;评定9个黄牌工地,并对其项目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共计下达107份整改通知单。

(四)坚持为民惠民,群众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住有所居”更有保障。2022上级下达我市租赁补贴发放任务300,已完成329户、发放补贴33.3万元加强对已配租小区的动态管理清查转租、转借等行为,已清退36户。加快推进保障房小区智能化管理,由人防提升为技防,目前所有小区识别、门禁、监控等智能设备已安装,龙泽家园小区已投入使用。二是“住有安居”更为有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今年上级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46户完工146户,完工率100%。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全市需排查房屋437734栋,已排查437734栋,占比100%。累计发现疑似隐患房屋621栋,已鉴定房屋405栋,其中,确定为安全住房的65栋,确定为危房的340栋;其中:C级房屋131栋,已搬离并设置警示牌44栋、维修加固75栋、拆除12栋;D级房屋209栋,已搬离并设置警示牌103栋、拆除106栋;未鉴定房屋216栋,已搬离并设置警示牌70栋、拆除82栋、维修加固64栋。同时,牵头抓好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去年列为住建部先进典型,今年又圆满完成市级、省级验收工作。三是“住有宜居”更可持续。制定印发《丰城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办法》指导各街办社区开展物管会组建工作,由物管会聘请物业服务进驻推进无物业小区物业覆盖。目前,全市城区162个无物业小区中引入物业服务的已达112个,其中引入有物业管理企业84个,自管28个,覆盖率69.1%。探索建立红色物业”,打造小区物业党建试点,已建立人才教育小区赣江学府小区党建示范点

(五)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优服务质效。一是规范行政处罚。建立由相关科室现场执法,形成执法案卷提请党委会研究,严格按照《江西省住建厅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由全体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决定处罚结果,减少了处罚随意性。二是实行容缺后补。报建项目在人员、施工图纸及扬尘治理措施到位后,建设单位申请后我局进行提前介入监督,帮助提前开工,对其他报建资料经司法鉴定后进行容缺后补助力项目尽快落地。今年办理容缺审批项目57个,为每个项目节省了3-6个月的手续办理时间;并对临期项目上门指导办理施工许可证三是创优服务制定了企业需提交资料“一单清”,将企业在申请房屋预售、消防备案、竣工验收等各环节时需提供资料及注意事项一次性提前告知。在项目开工之前,将绿色节能、质量安全、消防审验等方面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同时把常见问题及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提前告知施工单位,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技术指导,争取让企业一次性通过验收。四是聚焦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行全过程电子化招投标,投标保证金实行电子保函,让企业“不跑路”,交易“不见面”,目前已有49个项目采用了线上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上线维修资金管理APP实现维修资金审批从“一次跑”向“不见面”转变,从“科室办”向“网上办”转变。

()坚持管党治党,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一年来,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整治“怕、慢、假、庸、散”五治行动,制定“13710”一线工作法,将干部作风和工作落实纳入全局高质量考核,实施人员考核评比,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纵深推进住建局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社区开展“双进双服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下沉至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参与文明城市创建1800人次。坚持清廉为基,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当先锋、做表率,努力建设模范政治机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