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同田乡探索“政务公开+议事协商”新机制 推动基层治理顺民意暖民心
为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同田乡将政务公开与基层治理相融合,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资源,积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探索实施政务公开议事协商新模式,营造人人参与、共同协商的良好氛围,为探索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交出“公开答卷”。
“一个平台”开“三局”,做实议事协商顶层设计。搭平台统全局。将“协商议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同时,坚持以“有场地、有氛围、有制度”为原则,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打造17个村(居)委会“协商议事厅”,真正将禁捕退捕、秀美乡村建设、惠民政策等关系民生的事项摆上议事平台。建平台构格局。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的议事协商新格局。线下在“议事厅”外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增强议事的参与度、透明度和互动性。在“议事厅”内,群众可自主表达相关诉求、反映相关问题,同时,对议事过程、结果等资料进行保存,强化各方对议事过程的监督。线上通过手机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动态更新推送协商议题,采取线上实时议事论事,保障外出务工等人员参与度,与线下说事形成有效互补,实现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向纵深发展。用平台布新局。探索实施“三访一会”工作法,即将各村居委会按网格细化成“微网”,建立纵向联动、横向配合的网格服务体系,每周由网格长“入网”走访三次,各村(居)委会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服务群众专项资金使用等大事要事,及时组织协商,推动治理真正向基层延伸,难点和堵点问题彻底在基层解决。
(乡里分管领导与丰城市社保局领导在龙凤村与失地村民代表协商)
“一套机制”融“三力”,提升议事协商治理效能。联动部门力量进基层。统筹联系乡司法所、派出所、城管、应急、住建、信访等部门全程介入,为议事协商提供坚强支撑,让矛盾化解有法有据,协商结果信服认可。成功解决基础设施修缮、垃圾清运、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20余个。吸纳社会力量进基层。吸纳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五老”,以及村民理事会、商会等社会治理力量,推行“母舅坐上”调解机制,发挥“老江工作室”、“孙权工作室”等一批母舅驻所、母舅住村多元化解品牌工作室积极作用,确保大事有组织、小事有队伍。吸纳志愿力量进队伍。按照“网格员+志愿者+党群代表”议事主体架构,发挥平安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农民讲师团等志愿服务力量,实现辖区网格全覆盖,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目前已顺利调解10余件农民建房等邻里纠纷事件。
(省政府办公厅捐资修建同田乡综治中心,实现了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极大地回应了群众之关切。)
“一个目标”牵“三线”,激发议事协商基层活力。破解矛盾纠纷,理顺调解线。截至目前,全乡共接到矛盾纠纷案件136宗,已办结132宗,办结率97%。特别是平稳化解涉及近万余名群众的药湖退养、北湖高标农田、赣江禁捕等多起重大纠纷。办结7件信访件,初访一次性化解率95%,群众满意率100%。聚焦风险防控,筑牢防范线。创新开办“板凳议事会”,集体协商解决路灯安装、道路修建等问题,实时公开协商结果、落实情况。目前已入网进格走访5000余户,开展政策宣讲72次,解决新联村麻西路道路维修资金等实际问题5个。激发感情认同,延伸服务线。组建线上“就业交流群”,及时发布就业线索,深挖辖区就业资源,累计开展退捕渔民就业创业知识培训等活动20余场,已帮助116名群众“家门口”就业,真正让便民服务更暖心更贴心。
(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与村民代表一起进行“板凳议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