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坚决遏制移风易俗乡风文明领域的各类乱象,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把淘沙镇打造成“文明富裕边贸镇、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政主导、齐抓共管。坚持镇村两级书记带头抓,作为党委“一把手”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列入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最大合力。
坚持依法依规、德治教化。注重从理法入手,晓之以理、规之以法,合理合法运用公权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充分依靠村民自治组织,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不搞强制命令,不搞“一刀切”。
坚持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深入细致、积极稳妥推进,聚焦制约我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利益性藩篱,推动各地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坚持常态长效、力戒反弹。充分认清新时代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坚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力戒形式主义,坚决防止反弹,不断巩固提升工作成效。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教行动
1.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各村(居)委会要组织村级召开党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围绕“高价彩礼为哪般”“厚葬薄养真不该”“变味的份子钱”“大操大办浪费多”等主题开展大讨论,让群众自己算账,由群众决定婚丧喜庆事宜怎么办、奖惩措施等事项,引导广大群众在传承发扬传统民俗的基础上自觉认同和践行文明新风尚。
2.发挥典型示范引领。结合全镇乡村振兴建设工作,重点打造不少于5个移风易俗典型示范村,形成典型引路、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新格局。组织开展“文明示范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清洁家庭”等创建,推荐评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妯娌、好夫妻、好邻居、好青年等,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精心梳理总结提炼经验做法,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广泛传播,并优选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典型案例向省、市文明办推荐。组织编写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各类乡土教材。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和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反哺作用,用他们的言行垂范乡里、影响村民,更好地涵育文明乡风。
3.注重媒体宣传引导。在淘沙镇公众号开设“倡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培育文明乡风创建文明村镇”等专题专栏,邀请媒体记者深入农村一线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常态高频宣传各村好做法、好典型,及时曝光移风易俗反面事例。加大移风易俗类公益广告制作和投放力度,制作系列宣传短片,利用短视频、海报等形式广泛刊播,形成浓厚社会氛围。增强底线思维,加强舆情导控。
4.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面向群众发布《移风易俗倡议书》,在各村主要出入口等处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每季度发布1次本村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赡养老人等情况。坚持精准宣传,各村发放《婚事新办告知书》、《丧事简办告知书》。从群众中征集优秀家训族规、谚语俗语、宣传口号、短视频等内容,通过广播“村村通”发送公益宣传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充分发挥各村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到移风易俗中来,形成广泛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大力开展党风政风引领行动
1.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中的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带头人。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深化移风易俗改革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牢牢抓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移风易俗作为政治要求、纪律规定,组织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要求党员干部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带头执行,规定各级党员干部除操办直系亲属出生、婚事、丧事等人生重大事宜可按规定办宴外,庆生、升学、就业、参军、乔迁等其他事宜一律不办宴、不请客、不赴宴,积极支持、带头维护原籍村移风易俗各项工作。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家教家风,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制止陈规陋习。深入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回头看”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聚焦“看变化、找差距、强使命”主题,切实深化作风建设。
3.完善和落实制度。修订完善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规定,对接廉洁自律准则高线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红线,明确操办婚丧喜庆需报告彩礼收送情况,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提供明确政策指引,并强化制度执行。将移风易俗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列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报告内容。持续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三)大力开展文明新风浸润行动
1.坚持核心价值引领。结合农村特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把移风易俗工作融入到“道德模范事迹展”“好人故事会”以及“身边好人”推荐评议等活动中,推动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历史遗迹、革命遗迹、红色名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挥优秀地域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2.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依托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针对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发挥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营造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沛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搭建农村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平台、婚恋交友平台、婚姻服务平台,聘请村组妇女干部担任“公益红娘”,为农村青年提供免费婚恋服务。每年组织1次移风易俗集体婚礼,宣传引导抵制高价彩礼、豪华婚礼。
3.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充分发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作用,引导各村充实一批移风易俗类活动项目库,广泛开展各类富有教育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村级志愿服务站点,每个行政村建立 3 支以上志愿服务队伍,组织招募一批热心乡风文明工作的志愿者,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和文艺活动骨干,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化文艺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4.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激活农村文化市场活力,不断丰富农村文化供给。运用各种民间文化样式展示好家训、好家规、好家风的独特魅力,抓好移风易俗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围绕移风易俗主题组织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剧、小品、短视频、诗词歌曲、舞台艺术等方面的精品力作。依托村级调解室、综治中心等,着力建设村民说事堂,着力发挥乡贤引领、村民协商等群众自治作用。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创新建立“村民礼堂”建设,实现婚丧喜庆事宜统一场地、统一标准办理。
5.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按照“早引导、有效引导”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网络空间移风易俗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生态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网上宣传力度,精心打造一批有创意、接地气的图解、动漫、微视频等融媒体产品,不断提高网络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充盈网络空间。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和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网上宣传,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深化专项整治,大力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清理赌博、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的治网行动,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紧盯网上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开展清理整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强化辟谣联动和举报处置,坚决惩治各类网络不文明行为,引导广大网民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凝聚合力。完善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成立淘沙镇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条块参与、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各村(居)委会、各单位要根据实际高度重视,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进度,压实推进,确保任务落实。
(二)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发挥网络平台等新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在淘沙公众号平台开辟移风易俗工作专栏、专题,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各村(居)委会、各单位要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探索建立“每月村民集中议事日”“红娘工作室”等做法,对移风易俗陋习综合施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乡风文明”主题类文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梳理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案例,并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三)狠抓工作落实,压紧压实责任。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纳入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重点工作内容,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班子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实施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制度,将移风易俗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实化为村级组织的具体工作事项清单。明确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流程及具体标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落实奖惩机制。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好的村进行警示谈话、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加大评比考核力度,将专项行动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意识形态督查和文明村考核,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共丰城市淘沙镇委员会
2024年2月1日
附件: